Search

【愛插嘴講廢話的學生⋯😌】

新學期開始!在我們美語班上,多了幾位轉來的新同學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愛插嘴講廢話的學生⋯😌】

新學期開始!在我們美語班上,多了幾位轉來的新同學。

其中一位新來的四年級男生H同學,個性開朗活潑、嗓門又大,只要一進教室,就會聽到他的聲音。他很愛講話,而且熱愛社交,喜歡跟人聊天(不認識的人也會去主動問候那種)。雖然上課時還不至於一直跟旁邊的同學講話,但卻常會在聽到老師講些讓他有feel(感覺)的話時,就急著大聲發表自己的意見(沒有舉手那種),而且內容還通常是沒什麼建設性、沒什麼營養的,俗稱「廢話」...。😑

他剛來的第一堂課,我就有善意地提醒他,如果想要發表或講話可以先舉手,等老師邀請再講,但似乎沒有太好的效果。

一而再、再而三之後,我問H同學

👨‍🏫:「H同學,我很好奇,你都是習慣這樣講話不舉手的嗎?」

他竟然充滿自信、笑著回答我
🧒🏻:「是啊!!」

我有點驚訝地問
👨‍🏫:「你在學校也是這樣嗎?」

沒想到他竟然笑著大聲回答說
🧒🏻:「是啊!!」

於是,我說
👨‍🏫:「嗯... 那我瞭解了。但這裡有這裡的規範,講話的時候我需要請大家先舉手,等老師邀請才發言。這是我們在裡彼此尊重的方式,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搶著講話,大家都在比大聲,教室就會一片混亂,OK?」

他笑著說
🧒🏻:「OK~~」
我問他
👨‍🏫:「那~我可以相信你,會遵守這個約定嗎?」
他還是笑著說
🧒🏻:「可以~~」

接下來,我發現他開始會在講話前舉手了。有時候我會邀請他發表,有時候當我還在講話他就一直急著舉手時,我會先請他把手放下,等我講完之後再讓他發言。

但好習慣需要時間養成,不好的習慣也需要時間改。很快地,我就發現他又會忘記,回到大聲搶著說話的模式了。

有這種孩子在教室,老師該怎麼辦呢?我們繼續看下去...

今天上課時 H 同學一進來教室,就顯得心情特別High,笑容滿面地一直講話、一直講話。到了上課時間,聽到我講一些事後,他又興致勃勃地開始插話、急著說出想法,但內容還是沒什麼營養的廢話。

雖然一開始我有「雅量」地嘗試聽著他想要講什麼,but 漸漸出現的問題是,有些同學或許感到我默默地允許不舉手就發言了,於是開始有像學樣,漸漸有幾位同學也開始在班上講起廢話來~

讓孩子在教室一直講這種話、又不舉手,是會影響到整體學習氣氛的。

然後我又發現一點:當H 同學講完一句廢話後,另一位 I 同學也跟著再講一句廢話,然後 J 同學又會跟著講... (好美的迴響啊...)

而且你們知道嗎?透過觀察我還發現,永遠都是那三位H I J 同學在講廢話的 😂

於是,我決定做一件事情。(嘿嘿嘿)

我等著H同學再講廢話(不用等很久他就講了),然後等另一位 I 同學跟著講,然後又再等到 J 同學講完廢話後(trust me 還是那三位)....

我當下停頓下來。

教室的孩子,馬上覺得氣氛不對勁... 瞬間安靜下來...

我什麼話也沒有說,卻用凝聚、緩慢的眼神,看著這三位同學。

當下,整個教室彷彿停頓下來了,沒有人再講一句話。(停頓的力量)

然後我微笑著、緩慢地說:

👨‍🏫:「大家有沒有發現?當一個人講完廢話之後...,就會有另一個人講....,然後又會有另一個人講。但好像來來去去,都是那幾個。不會講這種話的人,還是不會講。」

這時,同學裡有些人開始咪咪嘴地笑起來,看看剛才講廢話的三位同學。

H I J同學,也有點尷尬地微笑著。

我繼續說
👨‍🏫:「來~,我們來玩個遊戲,下次等到有同學沒有舉手就講話,我們試試看不要跟著他講,只是看著那位同學... 看看會怎麼樣。」

剛好,我昨天跟高年級、國中同學上課時,在小白板上(我們教室有兩個白板一大一小)畫了一個無奈神情的「埼玉」,我就指著白板說
👨‍🏫:「我們可以用這個表情,看著那位同學...」我學著白板上埼玉的表情...臉上有三條線的死魚眼神。

大家笑得更開了。

為了增加趣味與效果,我又多畫了幾個卡通人物,包括:哆啦A夢、鹹蛋超人、龍卷、還有我本人(猜猜我是哪一個),通通都是有三條線+死魚眼神的。孩子在看著我畫時都笑著,顯得非常感興趣。

畫完了,我跟大家說
👨‍🏫:「好來,等一下如果再聽到有人沒有舉手說話、或是講廢話,我們就用這種表情來看著那位同學,然後都不要講話,看看會怎麼樣,好不好?」(laugh)

大家一致認同地說:「好~」!

於是,我們繼續上課。

果然不一會兒在上課時,H 同學又沒有舉手就插話了。

這次~~,大家都同時臉轉向他,用圖畫裡的三條線+死魚眼神表情看著他...

頓時,H 同學就像被 FREEZE 凍結起來,全身僵硬了!大家看到他突然停住,嘴角都露出笑容了,但還是用三條線+死魚眼神看著他。

H同學也笑了,但沒有像之前那樣不要臉地(還是該說勇敢地)繼續說話,而是停了下來。

在這剎那,我好有成就感啊!我發現這正是一個幫助愛插嘴愛講廢話同學「改邪歸正」的好方法~~!!😂

如是者一直到下課以前,我們也用了兩三次同樣的方法來對待另外舉手就插話的同學(就不要問我是誰了😌...),效果都非常「顯著」且幽默。

於是,我決定把白板上的圖畫拍照下來,作為紀念😁。(如圖)

然後還心想
👨‍🏫:「嗯...這個蠻好用的,繼續在其他班上實驗... 最近都不要把它擦掉。」😌

🧡🧡🧡🧡🧡🧡🧡

習慣在班上不舉手就插話、或愛講廢話、愛搞笑、喜歡扮小丑的孩子,通常潛意識有著一種想要引人注意的心態,這正是正向教養裡講到「尋求過度關注」的表現。

其實,我從小到大也有這種個性,但隨著漸漸長大,我學會了什麼時候該表現、什麼時候不該表現,並拿捏到什麼時候不這樣是「尊重別人」,什麼時候這樣是「自娛娛人」😂。

所以我對這種個性的孩子,基本上是蠻接納的。而且,從以前我就知道該怎麼幫助這些孩子,有「治標」與「治本」兩個層面。

當這些孩子有這種表現時,他們的目的是想要引人注意;但若這些行為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效果時,這些行為就會減少,這是治標。

但心病還需心藥醫,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內心的歸屬感與價值感增加,讓這些孩子感到被尊重、被關愛、被接納。若能這樣,這些行為就會慢慢減少,這是治本。

當然在教室裡,對於有這些行為的孩子,是必須給予適當規範與提醒,來幫助他們約束自己的。老師如果無法有效改善這些孩子的行為,這問題就容易擴散,感染其他同學。但若能妥善處理,不但能讓孩子更瞭解是非對錯,同時也能讓孩子更正向地約束自己,那這就是很棒的學習了。我覺得這次在教室使用的方法,既可以有效提醒孩子,又能保有孩子歸屬感與價值感,是蠻不錯的做法。

我自己小時候也是有「尋求過度關注」傾向的孩子,如果以前有老師能用這樣的方式對我,善巧地提醒我,而不是處罰我、羞辱我,或許我就不用走這麼多冤枉路了。

希望,我們都能找到幫助孩子不當行為更好的方式。

對於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,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他們呢?也歡迎你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喔~

#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
#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


Tags:

About author
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~3歲、3~6歲認證專業導師,有近20年幼兒教育經驗,在台灣北、中、南等地區舉行過數百場演講、家長講座、及師資訓練課程。多年來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,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,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,其堅定而溫和的文字,總是能療癒每個因為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。 著作: 1. 【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】 -榮獲2020年金石堂親子教養書藉年度暢銷榜第一名 -榮獲2020年博客來親子教養書藉年度暢銷榜第二名 2. 【蒙特梭利專家親授: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】
羅寶鴻老師 - "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."
View all posts